Codebar 程式酒吧

一座輕鬆學習程式的酒吧

0%

調酒日記 認識六大基酒

載物酒吧

上一篇調酒日記中,我們簡單的介紹了幾個調酒常見的步驟,以及需要注意的事情。那麼今天,我們就來向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酒類吧!

釀造酒與蒸餾酒

相信螢幕前的各位如果和我一樣是酒精愛好者,有稍微研究過酒類的話,應該對「釀造酒」和「蒸餾酒」這兩個名詞不會陌生。儘管世上的酒種千千萬萬,款式各異,但大致上都可以依照製造程序分為這兩種。釀造酒,又名發酵酒,顧名思義,就是用各式穀物、果類或其他含糖物質,經酵母菌、乳酸菌或其他細菌的發酵作用,將糖分轉為酒精而成的酒,常見的種類有小米酒、葡萄酒、荔枝酒、日本清酒等;而蒸餾酒和釀造酒相比,則是多了蒸餾的程序,能將酒水中原先含有的水分分離出來,因此酒精濃較發酵酒高,香氣也較為濃郁。也因此,一般調酒在用的六大基酒,都屬於蒸餾酒。

六大基酒

什麼是基酒呢?所謂「基」,可以理解成基礎。也就是說,基酒其實就是指調酒時常作為基底的核心酒種,其中又以六種酒-伏特加、琴酒、蘭姆、龍舌蘭、威士忌和白蘭地最為常見,因而得名「六大基酒」。這六種酒都屬於蒸餾酒,酒精濃度較高,約在35~50%上下。儘管不同款式的調酒有著不同的酒譜,但基本上絕大多數的調酒都會用到六大基酒。也因此在進入調酒界之前,務必要熟悉這六種經典酒種!

伏特加 Vodca

代表詞:酒精、無色無味
首先要介紹的是伏特加。伏特加,又名「生命之水」,通常是由穀物如小麥釀造後再經蒸餾而成,以其無色、無味、無香氣和高濃度聞名。關於高濃度,伏特加不僅是六大基酒中最先登場的酒,更是最早出現的蒸餾酒,一般來說市面上的伏特加都經過了3次以上的蒸餾,濃度常在40%之上;至於無色無味,如果有人聞過他的味道,印象應該非常深刻,因為不論是香氣還是味道,都和平時常用的消毒用酒精太像了-一股純粹的酒精味!也因此,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伏特加,沉迷於高濃度酒精的人對其愛不釋手,不喜歡的人則批評他是「沒個性的酒」。但也正是因為他沒有獨特的味道,更能包容、襯托一切與之搭配的材料,因此說他是調酒界中泛用性最高的酒也不為過!考量到性價比與實用性,調酒新手們若想入門,可以先從入手一支伏特加開始~

琴酒 Gin

代表詞:杜松子、藥草香
之所以接在伏特加後面介紹琴酒,是因為琴酒和伏特加在本質上很相似,都是由穀物發酵後再經蒸餾的蒸餾酒。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,琴酒在蒸餾前會加入一些香料如杜松子、芫荽籽、茴香籽等,其中又以杜松子最為經典,因此得名「杜松子酒」。甚至有種說法是,琴酒加的香料不一定是杜松子,但凡是有加杜松子的,都可以稱做琴酒。也因此,琴酒雖然和伏特加一樣無色,但有種淡淡的藥草香-當然這是琴酒愛好者的說法,有些人覺得他有種怪異的中藥味,就等你親自試試囉!

蘭姆 Rum

代表詞:熱帶、花果蔗香
接下來一定要提的酒是蘭姆,一種起源於加勒比海,用甘蔗榨出的甘蔗汁或副產物糖蜜製成的酒。蘭姆酒體有種淡淡的花果香氣,或者說是甘蔗香,和其他水果類相當適配,因此也有人形容他是一款「熱帶島嶼風格」、「海盜氣息」的酒。和同為六大基酒的威士忌一樣,蘭姆酒也會放在橡木桶裡熟成,陳年越久色澤越深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考量到有些酒商會在酒中加入香精和色素,不能完全斷定顏色越深就代表熟成的越久。至於要如何分辨蘭姆的品質和熟成程度,這裡受限篇幅就不多做介紹了,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上網延伸閱讀,或許我們有機會的話也會再寫一篇專門講解喔~

龍舌蘭 Tequila

代表詞:龍舌蘭草、「龍味」
龍舌蘭酒,是種由藍色龍舌蘭草蒸餾而得的烈酒。相對於伏特加和琴酒,龍舌蘭的色澤較為多變,從透明到琥珀色都有,主要還是取決於熟成時間。一般來說龍舌蘭的熟成會在木桶中進行,陳年越久色澤越深;味道方面,龍舌蘭的風味相當具有識別度,有種難以用言語形容的「龍味」,不過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就是了。事實上似乎台灣、乃至於亞洲人對龍舌蘭的接受度都不是很高,至少沒有在美洲的那股風潮。因此以初學者來說,其實不是很建議以龍舌蘭作為學習調酒的第一選擇,一來以龍舌蘭作為基底的調酒其實沒那麼多,二來調完還要想辦法喝掉。不過如果你很有實驗精神的話...說不定你就是喜歡的那個人,誰知道呢?

威士忌 Whisky

代表詞:橡木桶、渾厚甘甜
威士忌可以說是六大基酒中種類最多、分類最複雜的酒,原則上是以穀物作為釀造原料,再用橡木桶陳釀,風味渾厚甘甜,帶有穀物與橡木香氣是他的最大特色。值得注意的是從市場的反應來看,威士忌可以說是最受台灣人喜愛的基酒-進口量高居全球第三!不過威士忌的價位較高,通常是以純飲為主,在調酒方面的使用相對較少。建議調酒新手們可以多認識認識這款備受歡迎的酒,至於入手倒是其次;如果真要嘗試威士忌調酒的話,可以找找看比較便宜的調和威士忌,以技術練習為主。

白蘭地 Brandy

白蘭地是以水果為基底的蒸餾酒,其中又以葡萄最為經典,味道溫和甘醇,還有種淡淡的水果清香。因為和威士忌一樣都會陳桶,色澤較為接近,加上兩種酒的風味接近,許多新手常常會把白蘭地和威士忌搞混,但兩種酒其實在原料上就有所不同,自然也有不同的風味。個人認為白蘭地很適合作為新手踏入調酒界的第一款酒品。不過當然這裡指的是「喝」而不是「調」,畢竟考量到白蘭地的價格與使用頻率,初學者想嘗試調酒的話大可先以其他酒種如伏特加、琴酒、蘭姆為選擇,其實就很足夠了。

在六大基酒之外...

調酒的種類琳瑯滿目,不同的調酒多少會有一些獨特的材料。除了核心的六大基酒以外,還有許多上面沒有提到,但也很常運用在調酒中的材料,像是利口酒、橙酒、苦艾酒、氣泡酒等,都被運用在許多經典調酒上。因此,最後還是要再一次建議,新手要練習調酒的話可以優先選擇六大基酒,尤其是伏特加、琴酒和蘭姆,先把基礎的技術熟練,其他酒類則是依個人需求自行決定是否入手。那麼這篇文章就在這裡先告一個段落啦!下次,我會聊聊那些並非六大基酒,卻也常出現在調酒之中的材料,See you!